科技日报27日重庆电(记者 雍黎 通讯员 郑劲松 韩笑)适用于丘陵山区的果园小型避障割草机,基于北斗系统的遥控水田植保无人船……11月25日—27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部农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东方红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在西南大学举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46所高校700多名大学生参赛,300多件进入决赛的作品,从全国各地聚集西大一较高下,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在农业生产中看到智能农业装备大显身手的场景。
据了解,大赛此前共收到552件作品,2400多名大学生参与其中,最终进入本次决赛的作品分为科技发明制作类和玉米播种机器人类两组展开角逐。最终46所高校331件作品进入决赛,其中A类作品有203件、B类作品103件、C类作品25件,共计700多人参赛,是往届以来规模最大、参赛队伍最多的一次。
针对目前果蔬采摘难度大、人力成本较高等问题,来自江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的同学们,分别利用机器视觉、力反馈等方式实现果蔬的自动采摘及运输,希望能够使未来农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密集型产业发展。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4位男生发明的全气动果蔬采摘机器人正在演示如何摘苹果,吸引了众多专家代表和同学围观。
据了解这台机器人适用于结构化果蔬大棚,采用类似人为采摘果实的操作,通过扭断将果实摘下,分为吸住果实、拉直果梗、夹持果实、扭断果梗。“我们的创新点在于采用的是气动,比较环生。”队员杨云帆解释,如果不采用气动就得采用液化,而液化是需要润滑油的,粘在果蔬上就不能吃了。队长皮磊则说,他们下一步要做的是怎么实现智能化让它自己识别进行采摘,因为他们现在还是手动遥控的阶段。
在玉米田间播种机器人这个主题赛事中,不仅要求机器人能够在模拟的玉米田中自动驾驶,而且还要求机器人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播种任务,制作这种机器人要求大学生们必须能综合运用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等技术,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大比拼。
来自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鲍瑞同学介绍,他们接题后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始研究,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同学对播种机构进行分析,车辆工程专业的同学对小车驱动系统进行研究,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同学则重点设计执行机构和编程,该团队在三个多月时间里,完成了从原理设计到实验室控制装置的制作,也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水平。
此次比赛负责人介绍,这次大赛的创新不仅有企业“命题”,还邀请了多家农机企业前来观摩,并举办人才对接会、洽谈会。“‘创新’创新大赛的机制,就是为了紧扣中国制造2025,不仅提高大学生的能力,更望校、院、所、企、行协同培育农业装备创新人才的新径。
推荐: